注册英国公司免费服务热线:4006028499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注册海外公司: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分析
注册海外公司: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分析
作者:金百利发布时间:2016-12-26
 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去”,在海外的广阔天地中施展身手,从投资能源领域到收购高新技术企业,在海外众多领域刮起的多元化投资风。2016年前三季度海外投资并购金额达1600亿美元,未来五年将超过万亿美元。

 

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开展海外投资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化解过剩产能、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布局。近年来“投资风”持续高涨,深刻影响了全球产业格局,而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也愈发举足轻重。

 

海外投资多元化

2016年中国海外投资成绩引人注目,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前9个月我国对外投资规模持续放大,投资并购活跃,涉及领域不断拓宽。1600亿美金的海外投资并购,意味着2016年年底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总量可能超过2000亿美金。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前9个月,中国企业共实施海外并购项目521个,实际交易金额674.4亿美元,涉及67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个行业大类,已经超过2015年全年的并购金额544.4亿美元。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盛宴”是从2009年开始,著名收购案例不胜枚举,如:大连万达集团2015年以26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AMC;中国复星国际集团以7.25亿美元,收购华尔街大通曼哈顿广场;中国安邦保险集团2014年19.5亿美元收购美国纽约著名地标华尔道夫酒店,成为美国旅馆业历来最大一笔交易,震撼各界。

分析人士指出,在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下,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迅速抢占海外资源成为了一些企业的重要策略。至2016年上半年,资源类资产仍是中企海外并购的重点,如铜、铝等有色金属矿山,以及此前“抄底”的油田等海外资产。

2016年众多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浪潮中的一朵巨大浪花,则是中国化工集团的“扛鼎之作”——斥资430亿美元现金全购瑞士农化和种子公司先正达公司。业内认为,该项交易从规模、操作平台、并购经验诸多方面,都显示出代表中国力量的国际资本战略拉开了帷幕。

然而对于此次并购,国内种业专家表示不解,巨资为何砸向国外公司而不在国内扶持同行业优秀者?并购专家王世渝认为,“从资本运作的视角来看,农业化工和种业产业是非常成熟的传统产业,全球范围早就完成了整合,中国在这些领域没有技术与产业优势,并购先正达可以重新改写中国在这个关系国计民生领域的话语权和竞争态势。”

中国化工颇有海外并购投资热情及经验。2016年1月15日,该集团通过旗下中国化工油气公司成功完成对瑞士摩科瑞能源贸易公司的战略投资,持股12%;摩科瑞是全球最大的独立一体化能源及大宗商品贸易公司之一。此前,中国化工还先后收购了法国安迪苏、澳大利亚凯诺斯、法国有机硅、挪威埃肯、以色列马克西姆等国际化工产业细分行业龙头。2016年3月中国化工再次通过子公司中化国际,收购了世界橡胶巨头之一的新加坡Halcyon公司。至此,中化国际成为了世界最大的橡胶供应商之一。

同样的战略性收购也出现在了有色行业。2016年5月16日,洛阳钼业发布公告,拟通过香港子公司CMOC Limited以26.50亿美元的价格,购入FCX旗下FMDRC100%股权,进而掌握TFM公司的56%股权。TFM拥有的Tenke Fungurume矿区,是世界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铜、钴矿之一。      

仅就国内而言,无论是化工行业,还是有色行业,目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情况,在国际大宗商品处于底部区间的时候,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不仅可以以较低成本获得发展需要的资源,保障经营可持续性的同时降低成本,并可借鉴国际优秀企业的生产经营经验,提高生产经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而众多基建、钢铁、煤炭类企业,今年开始频频“出海”的道理与之类似。一方面是来自去产能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看到了政策面的支持态度。

2015年9月份,国务院正式下发《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从相关数据来看,政策成果显著。国家税务总局曾针对“一带一路”制订了10项新措施,以便更好的服务“出海”企业。对于一些规模庞大且具敏感性的海外并购,国家发改委亦考虑打算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加快企业并购步伐。在此之前,国内便已推出了对外投资的备案体系,“出海”企业仅需在发改委、商务部注册即可,这使得中企海外并购的时限也大大缩短。而未来随着更多政策细则的落地,中企在进行海外并购时,来自国内的限制将越来越少。

 

借力转型“走出去”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一个共识是,资本“走出去”和技术“引进来”趋势将越来越明显。通过海外并购,中国企业利用资本输出,引进先进产品、技术、商业模式及管理体系,更重要的是要在国内进行落地。

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工业4.0所博士田斌对媒体介绍,“技术引进来主要有四种方式。一种是外资和我们共同生产,用中国的市场换技术;第二种是企业直接来中国投资;第三个是我们向国外买技术;第四个是中国企业买了国外企业,慢慢将技术转过来。这四种方式是我们过去一直坚持的。但是,我觉得应该是时候把重心放在技术吸收、消化、再创新的环节。”

我们从美的收购德国机器人企业库卡(KUKA)集团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对于美的,库卡的核心优势在于机器人综合制造实力强、下游应用经验丰富,在美的要约收购库卡的报告书中,就直接提到“美的可凭借库卡在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领域的技术优势,提升公司生产效率,推动公司制造升级。”这也是美的积极收购库卡的因素之一。

中国目前已由国际资本的净进口国转变为大规模的资本外流国,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股独特的中国力量,并在投资界出现了“Buy what china buys(中国买什么,你就买什么)”的投资谚语。中国的投资最初从以央企为主的能源类企业购买能源资产,投资遍布中亚、中东、北非、南部非洲、拉美等地,先后修建了连通中俄的北部、中哈的西部、中缅的西南部等输油管道。并在澳洲、拉美、非洲投资购买铁铜矿等资产,丰富了中国的资源供给。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新经济和服务业迅猛发展,三十年财富积累诞生的中产阶级越来越追求精神消费,于是对外投资中化学、科技、娱乐、影视、体育等比重在逐渐扩大。近几年频繁在瑞士、意大利、新加坡等国的投资,都是奢侈消费品、高端技术发达的国家,中国海外投资的变化反映了20年来国内经济结构的变化。

2016年海外投资并购呈现的特点来看,国有企业依然占投资主体,统计数据表明,地方国企占48.6%,央企占27.6%,国有企业在海外形成的资产仍在国资委监管下。海外优质的战略性资产或重要的资源类资产,有利于提高中国国有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助力国内经济转型升级。

 

 

  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一个共识是,资本“走出去”和技术“引进来”。

 

不平坦的投资路

在过去20年尤其是最近10年,中国企业“走出去”成果丰硕,但失败的案例也不少,一些企业交付了昂贵的学费。自2015年年中以来,近400亿美元的中资拟议海外并购告吹——究其原因多数是因为各国政府日益担忧安全和竞争问题。

日前,德国政府刚刚撤销了我国对德国芯片设备制造商爱思强(Aixtron) 6.7亿欧元拟议收购的批准,原因是收到了“先前未知的安全相关信息”。此后不久又宣布将对欧司朗的子公司被卖给中国进行审查。

德国经济部长指责中企“犯规”,德国《世界报》网站10月29日报道,德国是世界上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不过“中国一再加大欧洲企业对华直接投资的难度,而且这些企业只有同意歧视性的条件才会获得允许;可是,中国自己却带着长长的感兴趣企业名单,在我们这里展开购物之旅,这对我们来说就愈发困难了。”加布里尔说。

在美国,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的审核通常起着关键作用,安全审查的重点是“关键资源”与“关键性行业”。该委员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在所有海外投资者中,中国投资者主导的交易仍然是CFIUS最主要的审查对象。除了CFIUS这类掌握安全审查的机构外,还有诸如反垄断等机构会对并购交易是否成功起到作用。

2016年3月收购酒店集团喜达屋告吹后,安邦保险以65亿美元收购黑石旗下加州圣迭戈科罗纳多酒店公司的计划也胎死腹中。原因是该酒店位于美国一个主要的海军基地附近,引发了美国政府的“国家安全”担忧。6月份,美国商务部向中国通讯设备巨头华为公司发出行政传唤,要求华为提供过去五年向朝鲜、伊朗、叙利亚、古巴和苏丹出口的全部信息,如果调查发现华为对上述几国的出口违反了美国的政策,美国有可能限制华为获得关键的美制零部件的途径。美国以类似的理由对中兴公司也进行制裁,禁止美国公司向其出口技术。很多西方观察家在内的全球分析人士均认为,美国这样做是为了打击中国高技术公司的竞争力。

除欧美之外,最近澳大利亚对中国企业收购澳企,也出现了审查和否决的情况。中国在全球投资的扩展速度已经在澳大利亚引起了担忧,比如,澳大利亚社会上存在对“农场变卖”和利润转移到海外的担忧。澳大利亚同样有个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使外企对澳大利亚企业的并购会变得高度政治化,因为澳大利亚财长具有自由裁量权,可以以国家利益为由阻止若干交易。

在非洲、拉美、东南亚等国的中国投资,有的也因为政治风向的转变而遭遇搁浅。墨西哥高铁项目可谓一波三折充满了戏剧性,近5个月的“拉锯战”,让高铁出口墨西哥变得难以预料。

 

海外投资新趋势

受到人民币汇率变革、美联储加息预期不确定,以及英国脱欧等大事件的影响,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投资如何规避法律风险,日益成为正在全球化布局的中国企业颇为头疼的难题。随着国家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推进,特别是10月1日人民币入篮SDR,众多企业认识到,必须加快国际化布局与技术升级步伐,来提高驾驭复杂国际投资环境的能力和水平。

李克强总理2016年9月在苏州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时发表讲话称,中国未来五年可能在海外投资超过1万亿美元。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张向晨称,中企海外投资并购显露出不少积极的现象。其一,并购主体多是国内相关行业的主导企业,这些领军企业在资金、技术开发、人才储备、跨国管理能力方面,已具备开展跨国并购的实力和条件。其二,中国企业主动发起的大型并购项目增多。其三,并购涉及的领域日益多元化,消费类和文化娱乐产业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新的增长点。其四,并购融资的模式更多地向利用境外融资的方向发展。近五年来境外融资额占境外并购交易额的比重平均达到了35%。

投资界亦对未来海外投资风险进行了分析。投资美国方面,投资界表示,可以选择合投、众筹等硅谷主流的天使投资模式,降低风险的同时,还可以避免恶性竞争和估值泡沫,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煜全多次提到:“中国现在的海外投资有三大误区,一是硅谷、二是互联网、三是找中国人。美国创业的趋势是围绕高校走的,且高校创新趋势还会扩展到互联网之外,比如硬件创新”。

而在印度这个多元化的国家里,巨大的内需以及全球化开放的市场环境,让全球(包括中国)企业对印度投资热情高涨。手机制造业投资旺盛:华为在印度持续投资上亿美金建设新的研发中心;vivo手机投资约1000万美金成立印度销售团队;阿里巴巴投资5.75亿美金入股印度电商PayTM;小米的雷军在印度发布专门为印度定制的手机并决心在印度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线等。

在欧洲,柏林正取代伦敦,成为欧洲创业创新的中心。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称,欧洲的风险投资资金只相当于美国的8%,但增速喜人。目前国内投资人在德国主要活跃在收购成熟企业,例如2016年1月份,中国化工集团宣布,以9.25亿欧元收购Onex基金拥有的全球领先德国橡塑化机制造商克劳斯玛菲集团。相对硅谷和北京的速度而言,投资者在德国可能需要更多的耐心,因为柏林的创造动力并不都是为了短期获得大量财富和声名,而只是因为科技。

而中国投资者参与以色列的投资基本都是“战略投资”:一是成为顶尖风投基金LP,或与其合作;二是高科技企业直投以色列初创公司,如百度、阿里、复星等;三是个人投资者借股权众筹平台间接投资。   

为了避免在海外投资中陷入风险和争端,专家指出,在海外投资中,企业应对要投资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政策和各种相关法律法规、风俗习惯、市场状况、产业竞争力等进行深入的了解,选取中国有优势而对方相当薄弱的产业进行投资。

微信二维码
官方微信